央企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来源:石油与装备 2019-12-19 09:19

慧正资讯:央企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立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只是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后续的改革任务还很多,涉及到行业、地方、企业多个方面。”孟玮说。

在国家管网成立次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接连发布公告称,尚未就资产重组事宜与国家管网达成协议。

“由于中石油掌握着我国天然气市场产业链的多数核心资产,受到影响最大;中石化虽然其管网资产中原油成品油管道占比较大,但即便石油主干管网也纳入国家管网,其受到影响仍会少于中石油;中海油如果LNG接收站和配套出站管线资产不纳入国家管网,则改革的影响大致可以忽略不计。”12月13日,在2019中国天然气行业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表示。

油气行业变局

尽管国家管网从成立到正式运营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其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变局却涉及方方面面。“资源供应方面,会有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上游勘探开发和进口LNG,大量LNG现货、新签中短期进口合同将会涌现甚至是进口管道气,对国内资源市场供应是利好;基础设施方面在合理收益下,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天然气基础设施领域,刺激社会资本投资的热情,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企业建设管网和开发的热情。”刘满平表示,金融市场方面,则有利于推动天然气现货和期货市场发展,让天然气产品定价更加合理,帮助交易商通过金融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消费应用上,其他供气商可以使用管网输送自己的气,扩大销售范围,长远来看,可以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通过竞争降低天然气价格,提升其竞争力,促进天然气消费。

而就市场制度的影响,刘满平认为,一是各种气源要进入管网,就必须得有统一的标准和准入规则,结算方式也得要统一。国家管网公司和省管网管道建设理念和技术水平也得协调一致;

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和退出体系,避免少数不守信用的主体损害整个市场运行规则;三是管网公司是属于自然垄断性企业,其成本、价格以及公平开放的行为等,都要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监督,能公开的信息都必须公开。

“管网公司成立后,一是政府管制逐步放开,市场生产者、用户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增加,性质多元化,之前三大油气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有所降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二是之前市场在‘以产定需’、‘以产定销’的销售模式下很容易保持供需基本平衡,但管网公司成立,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供需基本平衡将会被打破,市场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将成为常态。”就市场结构的影响,刘满平分析指出。

孟玮也表示,国家发改委接下来将强化信息公开、规划落实和公平开放监管,确保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确保国家管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专注油气输送业务,不参与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生产销售等竞争性业务。

 哪些资产会注入?国家管网大厦建成,接下来则开启的“精装修模式”。

工商资料显示,新成立的国家管网注册资本200亿元,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持股。法定代表人及公司董事长为张伟。刘满平认为,国家管网未来的股份组成将由国家绝对控股,现有石油央企之间占比不会相差很大。“通过国家专项出资、股权回购,资产划转等方式,保持国务院为第一大股东,并按照股权结构合理,相对均衡的原则,三大油公司以实现股权与资产出资确定相应的持股比例。”刘满平认为。

“这些都是第一轮谈判商定的,但以后还有可能会继续进行调整。”刘满平说。国家管网成立,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但油气管网改革并非孤立的,首先要厘清资产,哪些资产需要剥离、如何剥离。

据刘满平介绍,国家管网公司的资产构成包括4大方面。“一是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全资或控股的,设计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兆帕的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全部纳入;二是石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全资或控股的,设计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6.4兆帕的原油、成品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原则上全部纳入国家管网公司,其中,跨区域、战略性原油、成品油管道,以及天然气管道同沟铺设或共用管廊的原油、成品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在组建国家管网公司时一并纳入;其他原油、成品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根据第三方主体开发需求等情况纳入。”

他还表示:“三是储气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全资或控股的部分储气库和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作为基础设施纳入国家管网公司;其他储气库和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由现有企业继续保留;四是管网调度业务:国有大型油气企业的管网调度业务全部纳入。”

不过,在12月10日的公告中,中国石油称,截至本公告日,其已与国家管网就可能的资产注入事项进行磋商,该等磋商仍处于初步阶段,与国家管网尚未就可能的资产注入事项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中国石化也表示,其正在与国家管网集团商讨有关重组事宜,可能涉及到相关的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管网资产(下称“标的资产”),但截至本公告日,尚未就标的资产重组事宜与国家管网达成协议。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共同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一张网”高效集输、下游市场化良性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也就是“X+1+X”体系。

中石油话语权减弱

国家管网的成立并非一路坦途,事实上,接下来的资产注入也会上演各方的博弈。而不容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石油的话语权开始减弱。刘满平认为,对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来讲,由于其资产被拿走的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中石油肯定是最“受伤”的,中海油、中石化相对心态会好一点。

目前,中国油气管网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垄断,而中石油更是其中的大头。截至2017年末,中石油国内油气管道总里程约8.56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约2.04万公里,占全国原油管道的68.9%;天然气管道5.38万公里,占全国的76.2%;成品油管道1.14万公里,占全国的43.2%。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对中石油的影响短期内肯定是存在的,中石油的天然气业务,整体不是特别乐观,处于亏损的状态,但管道运营板块是其天然气业务中最为盈利的板块,每年的盈利水平在100-200亿元左右。“将管道从中石油剥离出来,对于中石油而言,相当于割肉,如果将这部分拿走,中石油天然气板块亏损可能更为严重。”刘广彬认为。

据中国石油披露2019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净利润372.53亿元,同比下降23.4%。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受天然气价格、销量变化综合影响,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219.5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97.19亿元增长11.3%;但受汇率变化、采购成本增加影响,天然气与管道板块销售进口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NG)净亏损21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18.07亿元。

刘广彬曾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天然气进口业务亏损是个存在已久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有两种方式,70%以上的资源通过签订长协进口,30%通过现货的方式采购,”刘广彬表示,“自中国第一次进口液化天然气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基本上每年都会有新签的长协,但是长协一般的执行时间长达10年以上(虽然近年来一下新的长协时间减少了),价格是会影响很长时间的。”刘满平也认为,中石油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被打破,市场话语权降低;管网输送收益降低,赢利水平受到严重冲击,经营压力增大;公司发展战略及组织架构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重点区域的市场竞争加剧,份额将重新调整;资本将更加集中于上游勘探开发,并努力进入下游市场;与其它竞争者同台竞争,相互之间拼的是价格、服务和保供能力。不过,刘满平也表示,“就油气企业提出的进口气亏损问题,国家管网成立也明确指出来,在利润权益分配上,国务院利用股权收益来弥补企业战略性业务亏损,但只提出策略,究竟弥补多少,还得继续商量或谈判。

刘满平认为,未来油气企业走上游、下游一体化的模式;拥有固定的股权收益;但主要的是影响中石油的市场竞争地位。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