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国宝说防水 2020-02-27 10:53
慧正资讯:“ 本文将主要引用《2019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的资讯及数据,将作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年度变化及未来的趋势进行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如各位读者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大家交流讨论,或移步报告原文。谢谢!”
随着疫情拐点的到来,除部分行业外,大部分企业已经复工或筹备复工。2020庚子年就以这样一个让全国上下满头包的黑天鹅事件拉开了帷幕。复工之始,看看报告,收收心,努力搬砖。
鉴于报告原文近5万字的巨大篇幅,且官方报告关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分析较为浩繁,作者作为一名防水人,仅对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6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01建材行业及防水行业整合
从下图的数据看,建材行业整体进入产值稳步增长,价格、利润率稳中有降的行业S曲线成熟期。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建材行业整体看似风平浪静。
防水行业作为建材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2019年却是激烈整合,狂飙突进的一年。除了行业传统龙头一枝独秀,年营收超180亿,近30%的年增长外,央企、上市民企于2019年相继进入防水行业,结果尚未凸显,动作却不可谓不大,行业内传统前十的防水企业也基本保持20-30%的增长势头,未来几年,行业集中度将急剧向头部企业集中。
看似形势一片大好的局势下,各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局。除了应收账款这一普遍性烦恼外,或战略迷茫、或销售费用率居高不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各上市企业的年报),或人才匮乏扩张无门,或面对强势入侵者的资源和资金优势茫然不知所措。
在国宝看来,行业的重组整合是必然趋势,任何一个行业在向成熟期演进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这个一个过程,迷茫和恐惧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除了需要关注眼下的业务发展外,不管是前十的企业还是规模以上(年营收2000万以上,全国共计648家)的其他尾部企业,更应该关注未来的路怎么走。
所有的企业几乎只有以下三条路可以选择:1、拥有巨大的资源、资金与内部管理优势,能够保持或超越头部企业的总成本领先优势(非单纯原材料成本),最起码不能被头部企业甩得太远;2、在产品、渠道、推广等方面做出差异化,拥有在行业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掌握自己差异化领域的定价权;3、走集中化战略,在某一细分领域形成一家独大的竞争规模,或依附大品牌大平台在某一市场区域占据领先地位。
02政策法规
《报告》在政策法规方面一共提出了23条与防水行业相关的内容,本文在此摘录其中两条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第一条国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来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于种种原因,既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也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担当“防水一哥”,高分子防水卷材和水性防水涂料由于在环保方面的优势以及目前施工方法的创新以及优异的材料性能,地位在逐年提升,也必将成为高要求的优质工程首选材料。
“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管理”口号喊了很多年,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做到,有也只是出于宣传需要的视觉冲击,真正的现场施工和质量管理离标准化还很远。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技术性的难题,解决不了低价中标、违法成本过低、监管系统缺位、监管动作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不管通知怎么要求,最终也就是要求而已。
03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
《报告》提出,在2019年1-11月,共报批七项标准,包括推荐性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6项。在研标准34项,包括推荐性国家标准11项,建材行业标准12项,团体标准11项。共申请标准9项,包括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4项。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是否成熟,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相关标准规范的合理与完善。也只有有更加完善的标准规范可依,防水行业才能够早日结束乱局,才能够健康发展。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众多企业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编制与申请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上表的报批团体标准和申请国家标准中,大多是新型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产品标准以及原有产品的试验方法的相关标准。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身影,下文我们专门讨论。
04《阻根剂含量试验方法》
《沥青基耐根穿刺防水卷材阻根剂含量试验方法》提出,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是2019年申请标准中对行业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标准。究其根本原因,如果该方法顺利通过申请的话,对于行业目前两大顽疾将有明显改善。关于耐根穿刺防水卷材的阻根问题,请移步阅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能不能阻根?》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该方法,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自行查看。
《方法》中的介绍比较专业,我们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取样制样和一定的试验程序,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阻根剂的含量,标准适用于目前市面上两个阻根剂生产厂家德国郎盛和奥地利碧谢霍夫曼的产品。虽然标准中明确提出本标准的检测结果不适用于确定产品的耐根穿刺性能,但是最起码为监督生产厂商是不是在产品中添加了阻根剂提供了一个检测的可能。
这个防水行业跟茅台产销量之谜一样扑朔迷离的阻根剂进口量和市场用量之谜终于有了一个能够检测的方法。虽然我们不能指望仅靠一条标准就解决掉耐根穿刺卷材不阻根这一顽疾,但这最起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当然,希望不要跟耐根穿刺检验报告一样动辄十数万元的检测费,最终成为检测机构生财的法门。
05关于谁是主流?
究竟应该如何选择防水材料,是跟随市场主流还是听从厂商的忽悠?一直以来也是困扰用户的一个问题。
在国宝看来,任何一种材料都有其特有的优点,也必然存在固有的缺陷,简单武断地说哪一种材料好或者哪一种材料不好都是不科学的。防水方案的设计要根据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合排水设计,防排结合,根据水文特征、防水设计等级、现场结构、施工环境、施工温度等一系列条件进行选择和结合。虽然疗效没法短期看到,但最起码不能看广告。那么有一个最简单的选择标准就是:随大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市面主流产品,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但是不要轻易相信唯一选择(如某些厂商独有的代码产品)。
综上,1、防水卷材占比较大,其中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市场主流,没有之一;2、涂料类产品主要是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聚氨酯涂料,这两种产品优缺点都比较明显,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3、沥青基防水涂料,主要是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速凝橡胶防水涂料、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需求强劲,表现较为抢眼。
最后,随着国家环保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一部分产品已逐步列入国家或地方的禁止使用行列,这为用户的选择和整个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来的好处都是毋庸置疑的。
06科研、技能培训、防水本科
不管《报告》中如何表达和宣传,不管科技强国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始终不能掩藏的是,在当前的国内防水行业科研领域,终究是乏善可陈。所谓的科研,始终逃不出抄抄改改、小打小闹的藩篱。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个行业急剧集中,多数企业未形成垄断跟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与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科研这个没有明显产出前景的领域,远没有花到给大房企融资、垫资和销售费用上来的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需要肯定的是,协会在行业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积极响应国家弘扬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响应国家人才发展战略。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无奈地清醒,目前真正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并不是我们的产业工人水平问题。而是在研发端投入不足造成的产品同质化,以及同质化和低价中标问题造成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及监管缺失,正是在上述几个问题共同制约下,才有目前的非标料横行、偷工减料和渗漏频发。我们只能无奈地安慰自己,产业工人的培养是在布局未来吧。
2019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由教育部认可的防水专业学科——防水材料与工程学科。从学校教育开始重视,也许能够视作我们真正重视的开始。
愿行业向好,愿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