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两会声音:“化”说提案

来源:碳三产业链 2020-05-22 09:14

慧正资讯:5月21日,全国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各种声音和思想相互碰撞、交相生辉。作为我国一大基础性支柱产业,石化行业的发展也备受瞩目。这次,石化代表们又给出了哪些提案,发出了哪些声音呢?

1.png

全国人大、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持续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发声

“‘白色污染’,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个很好的解决路径,能为‘白色污染’提供一种绿色方案,应当得到更多推广。”

针对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郑月明建议,制定国家层面法规,鼓励从业者和消费者使用“绿色环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限制一次性塑料包装、购物袋、食品包装、农用地膜等领域使用不可降解塑料,扶持生物可降解材料龙头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市场引导和宣传。

全国人大,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推动全社会关注磷石膏综合利用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有方向、有路径、有基础、有技术、有市场空间,也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只要政府、企业有决心、肯投入,真抓实干,形成合力,磷石膏的‘产消平衡’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贵州省是我国的磷化工大省,正在加快推进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但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制约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各种途径中,由于利用量最大、技术成熟可靠、利用价值高、可持续等优点,利用磷石膏生产建材成为贵州省消纳磷石膏的重点攻关方向。何光亮建议要高度关注磷石膏综合利用这一话题。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大力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已经明确将氢能作为能源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供氢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影响我国氢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急需促进氢能产业链的协调,理顺整个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链,促进燃料电池应用场景多样性,以此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健康、全面、快速发展。王凤英建议:

一、政府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促进产品国产化;

二、鼓励、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能源企业牵头建立稳定、便利、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

四、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氢气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管理细则制定;

五、制定国家级顶层氢能规划,合理规划加氢站,制定长期稳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

全国政协、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推进危化品安全管控能力现代化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当前我国化工总产值约占世界的40%。国内现有生产、进口的化学产品有4.5万多种,其中危险化学品2800余种。如何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

钱锋建议,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能力现代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涵盖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建立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智能感知与集成平台;

二、研发融合多源数据与领域知识的异常识别和传播推断关键技术;

三、构建危险化学品环境耦合风险评估与分级管控体系;

四、建立不确定与开放环境下人机交互的化学品动态风险智能评估和辅助决策系统。

全国人大、锦西石化机修车间车工王尚典:解决好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问题

 “作为石油人,我深切感觉到近些年我国炼化行业正步入前所未有的‘最大变量’时代,炼化行业呈现出一体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态势。”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炼厂装置平均规模较上年提高8万吨/年,至413万吨/年;2018年我国一次炼油能力达到8.3亿吨,表观消费量6.48亿吨;2019年我国一次炼油能力达到8.6亿吨,表观消费量6.6亿吨,过剩能力达1.2亿吨;2020年,我国一次炼油能力将达到9亿吨,按目前在建、已批准建设和规划的项目测算,炼化产能过剩还会进一步加剧。

“身在化工施工企业,我对行业普遍存在的工程欠款执行难问题有着切身感受。它不仅使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同时面临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的起诉,造成大量的债务纠纷,扰乱了市场环境。”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