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5-13 09:46
2025年4月,在CHINA PLAS国际橡塑展上,恩骅力工程材料与全球权威认证机构TüV莱茵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围绕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光储充连接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等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度协同。这场横跨材料研发与标准认证的跨界合作,不仅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更通过技术标准与绿色认证体系的融合,推动产业链向轻量化、低碳化加速转型。
锚定新能源痛点:材料创新破解产业升级瓶颈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浪潮下,新能源产业对关键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严苛。光储充系统面临高功率、高电压带来的绝缘与阻燃挑战,而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则亟需在轻量化与安全性之间实现平衡。恩骅力与TüV莱茵的合作,正是瞄准这些核心痛点展开突破。
在光储充连接器领域,双方聚焦聚酰胺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三大特性:
环保阻燃性: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实现V0级阻燃,满足欧盟RoHS标准,规避传统卤系阻燃剂的环境风险;
高绝缘性:材料介电强度突破35kV/mm,保障2000V高压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可回收性:开发闭环回收工艺,使材料循环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降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领域,合作直击行业三大刚需:
轻量化:通过纤维增强技术将材料密度降低20%,助力电池包减重15%-30%;
阻燃性:开发自熄性复合材料,满足GB38031-2020电池包防火标准;
安全性:优化材料热膨胀系数,确保-40℃至120℃温域内结构稳定性,降低热失控风险。
这一技术布局,既体现了恩骅力在聚酰胺复合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凸显TüV莱茵将市场需求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桥梁作用。
构建“技术+认证”双引擎:重塑产业生态规则
此次合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开创了材料企业与认证机构深度绑定的新模式。双方在三个维度构建起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标准与技术的闭环迭代
TüV莱茵将其在光伏、储能领域的认证数据反哺恩骅力研发,帮助优化材料耐候性、抗老化等关键指标;而恩骅力通过工程化验证,推动认证标准从“性能门槛”向“系统适配性”升级。这种动态反馈机制,使行业标准始终与技术创新同步进化。
绿色认证体系赋能
依托TüV莱茵的PCR(产品类别规则)认证体系,双方合作开发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的碳足迹核算模型。通过量化生物质原料替代率(当前已达40%-60%)对减排的贡献,为下游客户提供绿色采购凭证,抢占欧盟碳关税(CBAM)政策下的市场先机。
产业链协同创新
在电池包应用场景中,恩骅力不仅提供材料,更联合TüV莱茵搭建“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平台。例如,针对CTC(电芯底盘一体化)技术趋势,开发低翘曲、高尺寸稳定性的复合材料,同步优化注塑工艺参数,缩短客户验证周期50%以上。
抢占碳中和赛道:从产品到生态的升维竞争
此次合作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绿色生态壁垒。恩骅力将两大战略资源注入合作:
生物基材料技术:其非粮生物质合成己二胺工艺已实现产业化;
循环经济体系:在长三角地区布局化学法回收装置,可将废料转化为单体原料,成本较石油基路线降低30%。
TüV莱茵则通过绿色认证、碳标签等工具,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话语权。双方计划在2026年前联合发布《新能源用聚酰胺复合材料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定义材料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此举可能成为行业准入的新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