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预计净利润27亿 高端材料全链条纵深布局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7-25 10:00

慧正资讯,卫星化学正以核心技术突破与全产业链布局为双引擎,加速推进高端新材料国产化。在7月22日投资者问答活动中,卫星化学展示了其在核心技术与产业化领域的进展。

60万产能布局光伏领域 推进POE工业化装置建设

国内化工行业面临“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的结构性问题,高端聚烯烃自给率仅为65%,高端聚乙烯、POE等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其国产化难点在于高性能催化剂、聚合工艺及共聚单体等技术壁垒。为此,卫星化学已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提前布局突破关键技术。

针对投资者关于公司POE光伏胶膜材料切入多晶硅辅材领域的询问,公司明确指出:POE(聚烯烃弹性体)作为关键封装材料在多晶硅组件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耐候性和抗离子迁移能力,适用于极端气候下的光伏组件封装。

卫星化学强调,其自主开发的乙烯四聚高选择性制高纯1-辛烯技术已攻克POE核心原料的"卡脖子"难题,形成显著技术壁垒。目前,公司POE工业化装置正在加紧建设,力争尽早投产以缓解国内POE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在连云港α-烯烃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第二阶段规划中,明确包含3套20万吨/年POE装置的产能布局。这一战略部署将直接服务于光伏产业链,满足新型电池技术对高性能封装材料的升级需求。

鍥剧墖2.jpg

韧性增长与供应链护航双轮驱动

在技术攻坚持续推进的同时,卫星化学展现出强劲的财务韧性。公司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亿元至31.5亿元,同比增幅达31.32%至53.20%,基本每股收益0.8元至0.94元。2025年上半年,面对美国贸易战及乙烷出口限制等严峻挑战,卫星化学表示通过积极制定环境应对方案、优化产能结构与技术创新实现降本提质、深化客户合作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三大核心策略实现逆势增长,充分彰显复杂环境下的持续盈利能力。

 鍥剧墖3.jpg

据悉,7月2日,美国商务部正式终结乙烷出口限制,卫星化学的供应链风险彻底解除。公司依托与ET合资运营的Orbit平台,作为中国乙烷进口主渠道之一,协议供应量高达15万桶/天。此外,2024年,卫星化学新增8艘ULEC乙烷运输船租赁,2027年交付,届时其运营的VLEC船队规模将达14艘,稳居全球第一,为原料稳定供应及全球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高端材料全链条纵深布局

除光伏材料外,公司在高附加值领域同步加速扩张。2025年1月6日,卫星化学在嘉兴南湖区开工年产9万吨丙烯酸及10万吨精丙烯酸项目,总投资4.4亿元。项目占地3.8万平方米,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13.6亿元、税收1.95亿元。目前,由中国化学装备科技公司承制的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9万吨/年丙烯酸和10万吨/年精丙烯酸扩建项目塔式换热器(结晶器)已经顺利发运,主要用于通用丙烯酸提纯高纯丙烯酸和加工高吸水性树脂(SAP),为高端树脂布局筑牢原料根基。

鍥剧墖4.jpg

紧抓上游原料优势,卫星化学于1月18日在总部正式签约年产30万吨高吸水性树脂(SAP)项目,董事长杨卫东亲自主持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将新建5.6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建成后成为国内重要的SAP产能布局。这种具有松散网络结构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可吸收自重数百倍的水分并保持优异保水性能,广泛覆盖国内90%的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及女性卫生用品三大领域。

鍥剧墖5.jpg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SAP市场规模已从2021年的128.9亿美元向2028年180亿美元的目标稳步增长,年均增速约5%,属于快速成长的朝阳产业。自2011年本土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以来,卫星化学与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投资高峰期。当前全球现有及规划产能超500万吨/年,本次30万吨级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强化卫星化学在国内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绿色转型塑造可持续未来

卫星化学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同步布局氢能产业与环保材料升级。依托原料端富氢优势,公司积极构建氢能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连云港基地建成日充装90万NM3氢气平台,可辐射周边300公里区域的光伏及氢能企业。平湖基地三期PSA装置顺利投产后显著提升制氢能力,配套高压氢气外输管网已全面施工。未来公司规划氢气年产能达40万吨,致力成为华东最大氢能供应商,并通过发展氢基化学品实现产业链协同,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基地。

在材料创新领域,公司投资2.659亿元实施水性乳液技改项目,将年产能优化至16万吨。该项目包含10万吨建筑涂料用苯丙乳液、4万吨包装装饰用纯丙乳液及2万吨醋丙乳液,其中净味型产品占比达30%。技改后预计新增年产值12.9亿元,推动全厂总产值突破41亿元。

卫星化学指出,水性高分子乳液作为环保材料需求持续攀升,此次调整通过优化配方拓展应用场景,在降低残单含量的同时提升生产工艺适应性,既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高标准要求,又强化了企业全球化竞争能力。

鍥剧墖6.jpg

此外,公司创新性地将生产过程中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锂电池关键材料碳酸酯,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这一系列举措正推动卫星化学沿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稳步前行。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亦获权威认可,成功入选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Wind ESG评级于7月22日跃升至最高等级AAA,彰显市场对其长期发展潜力和责任担当的高度肯定。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