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9-05 11:23
慧正资讯:近日,双象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根据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23.71%;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6.61%,经营质量持续改善。作为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高端光学级PMMA材料的企业,公司凭借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先机,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光学材料板块高景气度驱动业绩爆发
报告期内,光学级PMMA/MS材料板块延续强劲增长,实现营收8.72亿元,同比增长35.21%,毛利率提升至18.69%,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表现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
技术壁垒突破: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连续本体聚合工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S材料经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已达到及部分超过国际竞品,打破了罗姆、三菱等国际巨头的长期垄断。
产能释放红利:重庆、苏州两大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光学级PMMA产能达15.5万吨/年,MS产能7.5万吨/年,规模效应显著降低单位成本。2024年PMMA出口量达5.4万吨,较2018年增长近3倍,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客户结构优化:深度绑定京东方、TCL华星等显示面板巨头,产品通过苹果、华为供应链认证,并进入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汽车领域收入占比从10%提升至25%。上半年出口收入同比增长74.1%,华中、华北等新兴市场增幅超180%,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国产替代加速,高端市场格局重构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被誉为“塑料女王”,广泛应用于显示面板、汽车照明、消费电子等领域。然而,我国PMMA市场长期呈现“低端过剩、高端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2024年我国PMMA进口量达16.27万吨,其中光学级产品占比超60%,而双象股份等本土企业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技术差距缩小: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8.7%,聚焦光学材料透光率提升(现达92.5%以上)、耐候性优化(紫外光照稳定性超5000小时)等关键指标,技术参数已接近日本三菱丽阳MR200级别。
政策强力支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规划将光学级PMMA列为重点突破方向,江苏、广东等地对万吨级生产线给予最高15%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双象股份作为“专精特新”重点扶持企业,获得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市场需求扩容:受益于液晶显示、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国内光学级PMMA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8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4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3%。双象股份凭借先发优势,在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配套领域市占率已提升至38%。
产能扩张与技术创新构筑长期护城河
面对千亿级市场机遇,双象股份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路径:
产能释放计划:公司正加快年产30万吨光学级PMMA/MS项目建设,预计2027年总产能将达38万吨,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重庆基地依托当地低成本电力资源,单位生产成本较进口产品低30%-40%,性价比优势显著。
多元化业务布局:人造革合成革板块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至17.55%,随着鞋服、汽车内饰需求回暖,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危废处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9%,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研发投入加码:上半年研发费用4510万元,重点突破高纯度单体合成、环保型超纤革工艺等核心技术。公司累计获得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技术壁垒持续加固。
在国家新材料战略与国产替代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双象股份凭借技术突破、产能优势和客户资源,正在改写全球PMMA市场格局。正如其战略规划所述,公司将继续围绕光学新材料主线,通过“技术优化-产能扩张-应用拓展”的闭环发展,向全球高端材料领军企业迈进。未来,随着光学级PMMA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渗透率提升,双象股份有望成为国产替代浪潮中最具爆发力的标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