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9-08 11:20
慧正资讯:2025年9月,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迎来历史性时刻——核心装置乙烯联合装置顺利完成机械竣工,标志着这座总投资100亿欧元的全球第三大化工综合体正式从建设阶段迈向运营准备阶段。这一里程碑不仅是巴斯夫全球战略的关键落子,更以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实践,为中国乃至亚太化工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作为湛江基地的“心脏”,乙烯联合装置设计年产能达100万吨,全面整合下游10余套生产装置,可直接为丙烯酸、聚乙烯、丁辛醇等生产线供应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其机械竣工意味着装置已具备全流程试生产条件。
这一进展将彻底改变亚太化工原料供应格局。当前,华南地区部分高端聚烯烃依赖进口,而湛江基地投产后,仅聚乙烯装置年产能就达50万吨,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隔膜、高端包装材料等领域的迫切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装置采用全球领先的蒸汽裂解技术,通过优化裂解炉设计和能量回收系统,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30%。
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的全球范本
湛江基地的突破性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在于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实践。合成气装置创造性地利用乙烯氧化物生产中的CO?副产物和蒸汽裂解多余燃料气,通过催化重整技术转化为合成气,每年可减少直接碳排放。这一技术路径在国内尚属首次应用,为化工行业碳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整个基地更践行“零碳工厂”理念:与中国能建广东院签署绿电协议,确保100%电力来自海上风电和光伏;蒸汽管网采用智能热管理系统,余热回收率达75%;废水处理单元通过膜分离技术实现90%中水回用。这些举措使湛江基地整体能源效率较传统化工园区提升40%,碳排放强度降低60%,成为全球首个获得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认证的新建化工项目。
政企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广东省政府与巴斯夫的深度合作,成为项目高效推进的关键支撑。自2024年以来,双方已召开十四次高层协商会议,从用地审批到绿电接入提供全链条保障。湛江市政府更将巴斯夫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核心工程,配套建设年吞吐量500万吨的专用码头和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形成“化工-港口-物流”一体化枢纽。
这种政企协同效应正转化为产业集聚效应。目前,东海岛石化园区已吸引陶氏化学、万华化学等20余家上下游企业落户,预计2030年形成超50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
市场验证:从投产到交付的快速响应
湛江基地的市场导向性在项目推进中得到充分体现。2025年8月,丙烯酸丁酯工厂提前三个月投产并完成首批产品交付,客户覆盖友谊集团等华南地区龙头企业,交货周期较此前大大缩短。同步投产的全球最大TPU生产线,其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宁德时代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密封件,年产能达12万吨。
这种快速响应能力源于巴斯夫独特的“客户共创”模式。在上海创新园,湛江基地的研发团队与客户联合开发定制化材料,例如为小鹏汽车设计的轻量化工程塑料,使汽车零部件减重的同时提升耐候性。2025年上半年,巴斯夫亚太区石油化学品订单量同比增长22%,其中来自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需求贡献了超40%增量。
随着乙烯联合装置进入试车阶段,湛江基地正按计划向2025年底全面投产冲刺。届时,基地将形成以100万吨乙烯为核心,涵盖丙烯酸、丁辛醇、新戊二醇等20余种高端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50亿欧元。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湛江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全球供应链的“弹性枢纽”。通过与德国路德维希港、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的产能协同,巴斯夫可根据区域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产布局。
站在机械竣工的新起点,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可持续发展为底色,书写着中国化工开放合作的新篇章。这座东海之滨的化工新城,不仅是巴斯夫全球战略的关键支点,更将引领亚太化工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随着2025年底投产钟声的临近,世界正拭目以待一个新的化工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