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2025-09-16 11:45
慧正资讯,近日,湖北省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30万吨/年TDI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受理情况,标志着这一重大化工项目推进取得关键进展。
根据公示信息,该项目总投资额54亿元,落户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经济开发区煤电港化产业园。建设内容涵盖多个核心装置,包括36万吨/年DNT装置、60万吨/年废酸浓缩装置、23万吨/年TDA装置以及30万吨/年TDI装置,并配套建设硝酸、氯化钙及公辅环保设施,预计将于2027年建成投产。
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华鲁集团旗下化工主业平台,主营业务覆盖化学肥料、基础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四大板块,拥有40多个产品系列,其中DMF、甲胺、二元酸等多个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领先。该TDI项目是华鲁恒升荆州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十四五”规划,集团拟投资460亿元,在江陵化工园区分期建设荆州基地,将其打造为集团中长期发展的主战场和新增长极。基地将聚焦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配套材料,致力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结构。本次获批的TDI项目位于三期地块,拟实施“30万吨/年TDI项目”,并预留远期发展用地,不排除未来或有可能第二套TDI装置。
海外巨头频频停产减产 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
近年来,欧美日传统化工巨头产能持续收缩。德国巴斯夫宣布关闭其路德维希港30万吨TDI装置,日本东曹彻底退出TDI业务,三井化学也将大幅削减产能。此外,阿根廷、韩国等地区的TDI工厂也因原料供应、运营成本及社会因素影响,出现关停或减产,装置事故频出。
2025年9月12日三井化学发布公告称,大牟田工厂TDI装置虽然尝试复产,但尚未完全恢复。在准备过程中再次发生气体泄漏,公司已加强安全措施。官方表示,装置目前运行趋于稳定,但整体复产进度仍较缓慢,全面恢复仍需时间。
中国在全球TDI产能中的比重持续提升,目前万华化学TDI产能位居全球第一,福建二期项目的投产进一步巩固了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包括恒力石化、东方盛虹在内的民营炼化巨头也积极向新材料、精细化工领域拓展转型。2023年7月,盛虹集团旗下斯尔邦石化已公示建设500吨/年TDI中试装置,体现出国内龙头企业对高附加值化学品方向的战略布局意愿强烈。
从“寡头垄断”走向“多强争霸”
全球TDI市场主要由万华化学、巴斯夫和科思创等少数巨头主导,呈现出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市场集中度高,价格相对稳定。但华鲁恒升、盛虹集团等新玩家的加入,将使TDI从“寡头竞争”逐渐转向“多强争霸”,价格竞争和技术比拼可能更加激烈。
华鲁恒升凭借“煤气化平台”和循环经济模式,在低成本原料和能源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这将迫使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可能会面临下行压力。对于下游聚氨酯软泡企业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稳定或更低的原料成本。
对于万华化学等龙头,一方面要应对国内中低端市场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会更坚定地向上游关键原料和下游更高端的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或加速海外布局,以避开国内的激烈竞争,保持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