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9-17 11:49
慧正资讯:在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作为战略性新兴材料,其国产化进程不仅是技术突围的攻坚战,更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抉择。2023年底,工信部将PETG纳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标志着这一材料正式跻身国家战略级新材料行列,成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PETG:重塑产业格局的"透明革命"
PETG凭借其卓越性能重新定义了高端塑料的标准。这种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而成的非结晶型共聚酯,拥有玻璃般的透明度(透光率>90%)和亚克力15-20倍的抗冲击强度,同时兼具耐化学腐蚀、耐高温(85℃长期使用)、环保无毒(不含双酚A)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材、电子显示等领域。我们日常使用的VISA卡、高端化妆品包装,乃至冬奥会场馆的透明建材,都离不开这种"塑料之王"的身影。
在环保与健康需求激增的背景下,PETG正在加速替代传统PVC和PC材料。例如,雅诗兰黛在进博会上采用PETG构建的"无界展馆",不仅实现单片2.5毫米超薄注塑工艺突破,更在展会结束后将材料100%回收再造,完美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这种可循环特性使其在欧美市场已基本取代PVC,成为高端包装材料的首选。
产业困局:被"卡脖子"的二十年
长期以来,PETG生产技术被美国伊斯曼、韩国SK化学等企业垄断。其核心原料1,4-环己烷二甲醇(CHDM)的合成工艺被严格封锁,导致国内企业只能高价进口成品。2022年前,中国PETG市场100%依赖进口,年需求量超20万吨却无自主产能。这种"原料-生产-应用"的全链条依赖,使得国内相关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市场数据揭示了严峻现实。2023年全球PETG市场规模达131.6亿元,中国以31.76万吨的需求量成为最大消费市场,却仅能生产11.26万吨,供需缺口超过60%。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Top3企业占据63%的市场份额,而国内企业在高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足20%。
产能扩张:改写全球竞争版图
2024年成为中国PETG产业的转折之年。广东基烁投资25亿元建设的山东万楷项目,一期6万吨产能于当年7月投产,全部达产后将形成48万吨年产能,规模跃居全球前列。一方面大幅度提升过了国产自给率,极大缓解国产市场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引领、推动相关行业加快高端化转型步伐,助力国家关键材料产业实现自主可控。
作为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广东基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营高性能色母粒、功能母粒、改性塑料及注塑级PETG材料。公司先后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并于2023年登陆新三板。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通过数千项专有调色和功能性改制配方,赋予母粒更多特性,也是国内少有可适用于军工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光伏板、5G应用等40多个高精处行业领域的技术型新材料企业。
未来图景:从跟跑到领跑的质变
随着国产化进程加速,PETG产业正迎来三大变革:
技术迭代:为满足全球市场特种聚合高分子材料的需求,广东基烁将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建设最大的粤港澳大湾区新型聚醋材料供应基地,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特种高分子聚合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应用拓展:在5G通信领域,PETG因其低介电损耗特性成为高频电子元件的理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其耐候性使其在光伏封装膜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标准重构:国内企业主导制定的PETG性能标准正在形成。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PETG自给率已从不足20%提升至50%以上,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这场由技术突破驱动的产业革命,不仅让中国在高端塑料领域拥有话语权,更在全球新材料竞争中开辟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正如广东基烁在新三板上市时提出的愿景:"用中国创造,定义世界标准"——这正是中国新材料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