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9-29 12:13
慧正资讯,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修改单,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涂料及涂层》(GB 4806.10-2025)将于2026年9月2日起实施,替代现行的GB 4806.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相较于2016年版,新版标准在适用范围、原料管理、理化指标及迁移试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多项重要技术修订,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一、适用范围扩大,纸涂料及涂层管理路径明确
本次修订删除了原标准适用范围中“标准不适用于纸涂料及涂层”的表述,解决了以往标准适用的模糊地带。新标准明确,“纸涂料及涂层”属于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添加剂,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进行管理,使用了该类添加剂的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22)的要求;符合该标准规定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也可用于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其终产品(涂层制品)应同时符合该标准和GB 4806.8的要求。相关企业应根据产品类型保证其对相关标准的符合性。
二、原料管理更精细,允许使用更多安全聚合物
在原料管理上,新标准延续了以聚合物管理为主、单体和起始物管理为辅的模式。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修订纳入部分已经过安全性评估且有明确工艺必要性的单体、其他起始物,并明确由列于附录A表A.1中的单体、其他起始物、基础聚合物等基础原料经聚合或其他方式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 Da的物质也允许用作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的基础原料。这为行业技术创新和新材料应用提供了更多合规空间,同时要求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 9685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三、理化指标更科学,新增芳香族伯胺迁移限量
针对市场关切,新标准对通用理化指标进行了优化。其中,根据保温杯等饮具的实际使用条件、高温试验操作的可行性和市场抽样检测结果,本次修订调整了高锰 酸钾消耗量和重金属(以Pb计)的迁移试验条件,将高温条件(煮沸0.5h,再室温放置24h)的适用范围由“炊饮具”修改为“炊具”,进一步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针对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涂层,增加了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的限制性要求,并规定应在涂料固化反应完成后,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终产品开展芳香族伯胺的迁移量检测。对于该标准附录A、GB 9685及相关公告中已经规定了迁移限量的芳香族伯胺,其限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计入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四、迁移试验方法更具针对性,解决金属罐测试难题
标准修订后,新增了预期接触酸性食品的金属罐(包括罐身、罐盖、拉环等)表面涂层在开展总迁移试验时的特殊要求。在使用4%(体积分数)乙酸开展总迁移试验时,如测试样品发生涂层脱落、鼓泡或金属锈蚀等实际使用中不会发生的改变,则可使用惰性基材制样后进行测试;该方法不可行时,可采用10%(体积分数)乙醇替代4%(体积分数)乙酸。这一规定解决了长期困扰金属包装行业的测试技术难题,但此替代原则不适用于特定迁移量的检测。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涂料及涂层》(GB 4806.10-2025)的发布,是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持续完善的重要一步。新标准通过精准扩大范围、科学调整指标、新增风险物质管控,为涂料、包装、家居用品及食品相关产业链的合规发展提供了更严密的技术依据。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新老标准过渡期,及时调整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案,确保在2026年9月2日标准正式实施后全面符合新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