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四次抛售!亚士“卖产”自救,防水行业凛冬下如何破局?

来源:慧正资讯 2025-11-17 17:49

慧正资讯,近期,亚士创能密集披露资产出售计划,在2025年10月至11月的21天内四次公告“卖产”。在11月8日披露保温装饰一体化成品板生产线出售计划后,11月14日亚士创能发布最新资产出售公告,宣布拟出售分布于滁州、重庆、石家庄三地工厂的核心防水产线设备。这家曾实现年收入47亿元的企业,如今以“断臂求生”的姿态处置优质资产,既折射出自身的经营困局,更揭开了防水行业在周期调整中的生存挑战,其背后的逻辑与启示值得全行业深思。

Snipaste_2025-11-17_17-12-05.png

千亩工厂与工业4.0产线挂牌出售

回溯亚士的资产处置进程,10月23日的初步公告披露拟出售上海、滁州、重庆等五地共八宗资产,涵盖工业用地、厂房及附属设备。10月26日的细化公告进一步明确“保留安徽滁州、新疆乌鲁木齐两大核心智能制造基地”的前提,将待售资产划分为“非生产性投资性资产”与“生产性资产”两类,为后续处置划定框架。截至11月14日,亚士已明确出售的生产性资产对应产能,按核心产品权重折算后,占拟出售生产性资产总产能的比例约达62.9%,涉及涂料、防水、保温装饰三大业务板块的非核心产能。这些产线曾承载着亚士创能“500公里半径本地化供应”的战略野心。

Snipaste_2025-11-17_17-14-06.png

但现实与规划形成鲜明反差。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这些昔日的“增长引擎”沦为“闲置资产”,重庆、石家庄等基地的防水产线利用率不足三成,最终被纳入出售清单。亚士创能在公告中称此举是“盘活存量资产、聚焦主业”,但从资产规模与质量来看,这无疑是一场无奈的“战略收缩”,用核心产能换取企业生存的喘息空间。

业绩崩塌与债务危机的双重挤压

亚士创能密集出售资产的背后,是无法回避的经营困境,其核心矛盾集中在业绩下滑、债务高企与行业周期的三重叠加。

从业绩表现来看,企业已陷入“营收利润双降”的恶性循环。2021年营收达到47亿元的历史峰值后,便开启断崖式下滑,2024年营收跌至20.52亿元,较峰值近乎腰斩;2025年上半年形势进一步恶化,营收仅2.69亿元,同比猛跌74.18%。

Snipaste_2025-11-17_16-11-30.png

图源:东方财富数据中心

债务压力成为压垮企业的关键稻草。2015年亚士创能的负债只有4.62亿元,2021年负债达到最高值,总负债55.62亿元。虽然自2021年之后有所下降,但在2024年也达到了50.32亿元,负债率达到79.4%,已接近80%的红色警戒线。应收账款问题也极为严峻,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高达12.6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突破300天,大量资金被客户拖欠,沉淀资金高达18亿元。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还大幅增加了坏账风险。

寰俊鍥剧墖_20251117161526_278_50.jpg

图源:东方财富数据中心

深层根源则是行业周期的不可抗与企业战略的误判。防水行业与房地产深度绑定,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7%,新开工面积降幅超20%,直接导致市场需求收缩。而亚士创能在行业景气度峰值期选择激进扩张,固定资产从2020年的9.8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16.66亿元,产能扩张速度远超市场消化能力,最终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陷入“产能过剩、订单不足”的困境。亚士创能的案例,为正处于调整期的防水行业提供了深刻的生存启示。

寰俊鍥剧墖_2025-11-17_171630_019.jpg

凛冬之下,防水企业的生存法则

亚士创能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防水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缩影。随着房地产下行、环保政策收紧、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质量竞争”转型,亚士创能的案例为全行业提供了三大生存启示。

过度依赖房地产单一赛道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企业需加速开拓新市场。一方面,对接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握“一带一路”与城市更新带来的需求增量;另一方面,发力C端零售市场,拓展家装防水、防水修缮等业务,降低对房企客户的依赖。头部企业如东方雨虹已通过布局25万个分销网点实现乡镇市场下沉,零售与工程渠道合计实现收入114.06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达84.06%,为行业树立了多元布局标杆。

行业下行期,现金流比规模更重要。企业需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管理”,一方面收紧信用政策,强化客户风险管控,严控应收账款规模,避免赊销变坏账;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运营压低生产成本与管理费用,确保现金流稳定。

在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加大绿色环保涂料、节能产品等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升级构建产品壁垒,摆脱低层次价格竞争;同时,聚焦核心业务,强化专业能力与品牌运营能力,避免盲目多元化导致的资源分散,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寰俊鍥剧墖_2025-11-17_171526_614.png

亚士创能密集出售工厂的举动,是企业应对经营危机的无奈选择,也是防水行业告别旧模式、迎接新变革的必然写照。在行业凛冬之下,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唯有直面痛点、主动重构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随着低效产能逐步出清,市场资源将向具备技术优势、渠道优势与风险抵御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防水行业终将在转型阵痛中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生。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