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车漆合作有点“狠”,小米汽车与涂料巨头巴斯夫和PPG三年100色计划正式落地

来源:慧正资讯 2025-10-21 13:53

慧正资讯,当汽车行业还在特斯拉式的效率竞赛中陷入同质化迷局,小米汽车联合巴斯夫的“三年100色车漆”计划,正以涂料创新为利刃撕开市场缺口。2025年10月17日双方深化战略合作的消息,不仅标志着汽车个性化竞争进入实质阶段,更向涂料行业释放出明确信号:车身色彩已从装饰属性升级为核心竞争力,100色的布局或将成为打破行业僵局的关键。

寰俊鍥剧墖_2025-10-21_112040_760.png

长期以来,“效率、成本、规模”的铁三角逻辑主导着汽车行业,涂料作为“工业外衣”始终处于供应链末端。特斯拉式的标准化生产将涂装环节压缩至极致,多数车企为兼顾产能,仅提供不超过10种基础车漆,导致消费者难以从外观上区分不同品牌车型,停在停车场的轿车,往往只剩“黑、白、灰”三色可选,个性化需求被完全搁置。

超豪华品牌虽坚守定制化涂装,但劳斯莱斯、保时捷的手工彩绘服务动辄数十万元溢价,将大众消费者拒之门外。这种“要么标准化、要么贵族化”的二元格局,让汽车涂料的创新价值被严重低估:既未能响应“悦己经济”下年轻人对“专属感”的诉求,也限制了涂料企业的技术变现空间。数据显示,全球汽车涂料市场中个性化产品占比不足5%,与消费者对“100种选择”的潜在期待形成鲜明反差。

涂料巨头的100色底气

小米与巴斯夫的合作,本质是涂料技术突破与汽车制造升级的双向奔赴。作为国内汽车涂料市场的领军者,巴斯夫凭借27个全球研发中心的技术储备,成为小米“100色计划”的核心支撑。其为“紫水晶”车漆量身打造的双层清漆工艺,通过精准控制涂层厚度与折射角度,让车身在不同光线下呈现水晶般的通透质感;而这套从电泳到清漆的全涂层解决方案,早已在小米SU7、YU7系列车型上经过市场验证,为后续100色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寰俊鍥剧墖_2025-10-21_112037_770.jpg

PPG的加入则强化了技术供给的稳定性。这家拥有140余年历史的涂料巨头,通过天津、芜湖等五大制造基地与8个研发中心,为小米提供了本地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其服务75家中国车企工厂的经验,能确保每一款新色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避免100色计划陷入“研发易、量产难”的困境。

小米自身的工艺革新更让100色落地成为可能。40分钟快速换色系统将传统15天的换色周期压缩至1/90,解决了“多色定制”与“生产效率”的核心矛盾;而100%自动化喷涂结合5次人工打磨的“刚柔并济”模式,既保证了“紫水晶”车漆近50小时工艺的品质稳定性,也为后续更多复杂色彩的量产提供了技术模板——毕竟100色的背后,需要的是“每一款都精致”的底气,而非“数量凑数”的粗糙。

从供应链到100色价值共创

这场围绕100色展开的合作,正在重塑涂料与汽车行业的关系。以往涂料企业仅作为材料供应商被动响应需求,如今巴斯夫深度参与从色彩研发到量产落地的全流程,甚至通过全球色彩设计中心预判流行趋势,成为车企的“美学合伙人”。这种角色转变,让涂料企业的技术价值不再局限于“一桶漆”的成本,而是直接转化为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个性溢价”——比如小米首期推出的“暮光玫瑰”“流金粉(哑光)”,正是凭借涂料技术的独特性,成为用户选择定制服务的核心驱动力。

寰俊鍥剧墖_20251021112807_937_59.png

小米发布全新车漆颜色 “流金粉(哑光)” (图片来源:小米)

对汽车行业而言,小米的100色实践打破了“定制化=高成本”的认知误区。首期26种个性选项中,5款定制车漆均实现大众化定价,400平米定制中心更让普通消费者得以体验超豪华品牌的服务质感。这种“普惠式定制”的本质,是涂料技术、自动化工艺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100色不是“噱头”,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专属色彩”的产业尝试。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100色计划印证了涂料创新的产业价值。当“嫩芽黄”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符号”,当车身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情感载体”,涂料已不再是简单的保护层,而是定义产品调性、传递品牌温度的核心媒介。对涂料行业而言,这意味着新的增长极:汽车个性化需求将驱动更多功能性涂料(如耐刮擦、可变色)的研发,快速换色、智能调色等工艺升级将加速落地,甚至可能催生出“汽车色彩设计”这一全新细分领域。

随着小米与巴斯夫三年100色计划的推进,涂料行业或将迎来“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而二者的合作模式,更给涂料企业与下游行业的协同创新提供了范本:唯有深度洞察终端需求,将技术创新与用户痛点结合,才能让“100色”这样的计划从“蓝图”变为“市场爆款”,真正改写行业规则。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最新求购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