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11-28 17:02
在当前国内高端材料需求日益增长且部分领域依赖进口的产业背景下,山东能源集团控股的国有上市企业齐翔腾达正凭借自身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领域的优势,积极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下游高端材料领域拓展,此举不仅有望填补国内航空级PMMA等高端产品的空白,更将为我国高端材料供应链重构注入强劲动力。
齐翔腾达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碳三、碳四深加工主营业务,并于2010年成功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多个产品领域树立起行业领先地位,主导产品甲乙酮设计年产能达26万吨、顺酐设计年产能40万吨,其产销量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同时,公司MMA、丁腈胶乳产能也位居全国首位。此外,公司还生产丙烯、环氧丙烷、丙烯酸、异丁烯等多种产品,并配套建设了储运、锅炉、污水处理、危废处置等完善的辅助设施,为业务的稳定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MMA业务板块,齐翔腾达具备显著的技术与产能优势。公司此前通过收购菏泽华立(现更名为齐翔华利)获得了自主MMA技术,随后又采用叔丁醇直接氧化法建成了20万吨产能的生产装置。截至11月26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的信息显示,当前MMA价格稳定在约9500元/吨,且装置产能保持稳定输出,这为公司向下游高端材料领域延伸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PMMA,俗称亚克力,凭借优异的透明性、耐候性和抗冲击性,成为航空透明件的核心材料。航空级PMMA的应用环境极为严苛,不仅需要承受座舱内外的压差,还要应对高速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气动加热,同时必须满足除冰、防雾、抗鸟撞等一系列高标准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全球航空PMMA市场被德国罗姆、日本三菱化学等少数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在高端PMMA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薄弱。
从国内PMMA市场整体格局来看,呈现出明显的“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结构性矛盾。2023年,我国PMMA产能已达57.6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PMMA产能国,但高端产品占比不足20%。2024年,国内PMMA进口量仍高达16.27万吨,其中航空级产品占比约15%,国内高端市场的供应缺口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华帅特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连续聚合工艺,其生产的PMMA产品在透光率、耐候性等关键指标上已接近国际一线水平,为国内高端PMMA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而齐翔腾达的加入,将进一步壮大国内高端PMMA产业力量。
在市场需求方面,高端PMMA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单架C919飞机需消耗PMMA材料约5吨,据此测算,仅国产大飞机领域就将催生超40亿元的PMMA市场规模。此外,无人机、通航飞机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同样迅猛,这些领域对PMMA材料的需求年均增速超过20%,多重需求叠加,为高端PMMA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正是洞察到高端PMMA领域的巨大潜力,齐翔腾达决定依托自身MMA产品优势,推进产业链延伸布局,重点向PMMA等高性能树脂材料领域拓展,以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公司已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PMMA技术的小试合作交流,并计划在小试基础上逐步推进中试及产业化可行性研究,力争在技术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后,实现PMMA产业链延伸的顺利落地。
齐翔腾达此次向PMMA领域的产业链延伸,具有多重重要意义。从产业层面来看,不仅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上游MMA单体品质的进一步提升,还能大幅增强国内PMMA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助力破解国内高端PMMA依赖进口的局面;从供应链安全角度出发,公司的布局将推动国内高端材料供应链的重构,减少对国外企业的依赖,提升我国高端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拓展PMMA业务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高端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国内产业升级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齐翔腾达凭借自身的技术、产能优势,积极布局PMMA领域,无疑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公司PMMA技术研发的不断推进以及产业化进程的逐步落地,其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将为我国高端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